利率平价理论主要是讲短期汇率的决定。该理论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认为国际货币流动取决于利率差异,进而影响汇率的变动。CIP和UIP是利率平价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CIP表现出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则在实证研究中被拒绝。下面将对利率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货币改革中的利率与汇率关系
1923年,凯恩斯在其著作《论货币改革》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两国利率的差异会导致套利性资本的国际流动,这种资本流动对汇率特别是短期汇率产生影响。
二、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等于远期兑换率和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该理论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并被称为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他们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
三、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
利率平价理论中存在两种情况,即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前者是指交易者根据对汇率未来变动的预测进行投资,从而在期初和期末实现抛补套利。后者则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于不同国家的金融资产市场,根据利率的高低来选择投资对象。
四、利率平价理论与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只考虑了商品和劳务,未考虑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而利率平价理论则强调了后者的作用,认为汇率变动由利率差异所决定。即一国货币的即期汇率与另一国的利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五、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决定因素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远期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而投资于国外资产时,其回报不仅取决于利率差异,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六、利率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虽然利率平价理论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解释短期汇率的决定,但它并不完美。该理论没有考虑到政府干预、市场情绪和其他非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此外,理论假设投资者拥有完全的信息,能够实施无风险套利,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利率平价理论通过研究利率差异对汇率的影响,解释了短期汇率的决定。然而,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无法完全解释实际情况下汇率的波动。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继续完善该理论,以更好地解释汇率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