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况介绍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它包括利息收入、财务费用减少、汇兑收益、减记坏账损失、政府补助收入、出租期权和中间业务费用等。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设立有助于企业准确表示净收入和净利润,并且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
(1)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通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2) 非流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处置非流通资产所获得的利得,如固定资产出售所取得的差价等。企业应通过“资产处置收益”科目核算资产处置收益的取得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资产处置收益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指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交换差价超过公允价值的部分。企业应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差价”科目核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的取得和结转情况。
(4) 债务重组利得指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取得的利润。企业应通过“债务重组收益”科目核算债务重组利得的取得和结转情况。
(5)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部门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是以货币形式或非货币形式给予的补助。企业应通过“政府补助”科目核算政府补助收入的取得和结转情况。
(6) 盘盈利得是指由于库存清点时发现库存数量超过账面数量而造成的差价利益。企业应通过“盘盈利得”科目核算盘盈利得的取得和结转情况。
(7) 捐赠利得是指企业接受他人捐赠并不受限制地处理的资产所获得的利益。企业应通过“捐赠收益”科目核算捐赠利得的取得和结转情况。
3. 营业外收入的具体内容
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减记收益等。
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指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所获得的净利润,即处置所得减去处置成本后的净收益。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部门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是以货币形式或非货币形式给予的补助。
捐赠收益:指企业接受他人捐赠并不受限制地处理的资产所获得的利益。
盘盈收益:指由于库存清点时发现库存数量超过账面数量而造成的差价利益。
汇兑收益:指由于外币兑换率的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异所获得的利益。
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指企业从租赁或出租包装物和商品中获得的租金收入。
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指企业因租赁包装物时收取的押金在逾期未退还的情况下所获得的收益。
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减记收益:指企业因债务人确实无法偿付应付款项而对其进行减记所获得的收益。
4. 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营业外收入的处理方法如下:
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期末时,将“营业外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进行结转。
5. 营业外收入的二级科目
营业外收入的二级科目主要包括盘盈利得、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等。这些科目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核算的。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它包括非流通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对于企业来说,科学地设置和核算营业外收入科目,可以准确表示净收入和净利润,有助于进行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